
戏剧艺术的基本知识
关于戏曲
戏曲艺术即是在融合了诗歌、音乐、舞蹈这三种基本艺术形态的基础
上,孕育、形成、繁荣起来的,包含了文学、音乐、舞蹈、美术、杂技、武
术和演员表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。从戏曲自身的发展历史上看,它起源于秦汉的乐舞、俳优和百戏,并受说唱艺术的影响。经历唐代参军戏、宋代杂剧、南戏、金末元初的元杂剧,实现了空前繁荣的发展。明代在南戏和元杂剧的基础上形成了
传奇剧,出现了许多声腔剧种。清代各地方剧种广泛交流和产生,形成了以昆曲和京剧为代表的完整的舞台艺
京剧《群英会》术体系,直到新中国的成立,戏曲艺术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。
我国的戏曲种类很多,据不完全统计有三百多种。每个剧种都有自己不
同的特色,京剧、越剧、昆剧、豫剧、黃梅戏、川剧、评剧、吕剧、粤剧、
汉剧、楚剧、晋剧、吉剧、秦腔、花鼓戏、莆仙戏等剧种百花齐放。这些不
同剧种都有两个共同的特征,即程式化和虚拟化,严格的规范和丰富的想象
共同塑造了充满独特魅力的戏曲舞台
程式化戏曲的程式,即在演员的角色行当、表演动作和音乐唱腔等方
面,都有一些特殊的固定规则。戏曲表演的程式化表现在各个方面,戏曲剧
本一般兼有韵文和敞文,分“折”或“出”,现代戏曲分“幕”或“场”。
唱词有七字或十字的不刚对偶句式和字数,念的有对子、引子、诗、数板
等,音乐有各种宫调的曲牌和各种正、反调的板式。行当分生、旦、净
末、丑,表现手段有唱、打、做、念、翻,还要求语言歌唱化、韵律化,动
作舞蹈化,脸谱造型带有图案性,穿戴服饰具有装饰性,所谓“无动不舞,
有声必歌”。还要求关门、推窗、上马、登舟、喝茶、饮酒等生活动作都
有一定的程式,所有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,构成鲜明、强烈的舞台节奏和
静结合的艺术造型。虚拟化虚拟化是戏曲艺术另一个重要特征。传统戏曲中,演员多在
没有景物造型的舞台上,运用虚拟的动作,调动观众的联想,形成特定的戏
剧场景,如舞台上往往只用一桌二椅,就可以表现官员升堂、宾主宴会、接
待宾朋、家庭闲叙等不同场面,还可以当做门、床、山、楼等多种布景。戏
曲中使用的船只、马匹、等,也全部或大部分是虚拟的,只是由演员用很少
的一些辅助性的道具加以表示,比如一根马鞭就表示骑马,一支船桨就意味
着行舟,用虚拟动作激发观众的联想,完成舞台形象的创造。戏曲舞台的时
空也具有极大的虚拟性,通过演员的唱腔、念白和动作,以虚拟的手法来表
现空间利时间,有时只用几十秒钟就完成空间的转换,在时间的处理上也只
是用打击乐的更鼓来表现。戏曲时空的虚拟性,将戏曲舞台的局限性转化为
灵活性,为演员表演的自由发挥提供了条件。